几代人的求学路——对于农民工及其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电台访谈报道

几代人的求学路——对于农民工及其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电台访谈报道

1996年10月

文:仇若虹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次本台记者将为大家呈现一则有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这一社会热点话题的报道。记者有机会采访到孟春草女士这位一代“打工妹”。在千千万万个农民工里,孟女士绝对不是最起眼的那个,但她仍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她曾经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就踏出第一步阔别家乡,在偏远的西北售卖丝绸起家,到后来转行做炒货,再屡经辗转到现在从事家政行业。即便没有丈夫的帮助,她仍然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庭。她的努力和辛劳并非没有回报:今年9月,孟女士的一双儿女刚刚顺利进入小学。虽然孟女士自己没能顺利读完小学,她仍然为支持两个孩子的学业奋力拼搏,也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这个真实家庭中发生的真实故事,一条横亘几代人的漫漫求学路。

春草身着西装外套,欣慰地看着儿女走进校门。《春草》,第三十一集,场景二十七,39:02.

春草的童年:短暂的学校生活

春草来自于海州城下辖的偏远的孟湾村,一个以手工绣艺和丝绸制品为祖传营生的小村庄,她的父母也都是勤恳的庄稼人。春草出生的时候上有两个哥哥,后来又有了一个弟弟。身为家中唯一的女孩,春草不得不负担起沉重的农活,打猪草,烧柴,缝补,扫洒,每天从清晨到深夜像陀螺似的转个不停。也正因如此忙碌,也因为春草母亲的不赞成,春草没能按时入学。但是春草没有轻易屈服,在看到好友们接二连三踏入小学之后,她便在自家院子里大闹绝食抗议,摆出一副“以死相争”的架势,甚至还因此落下了胃痛的病根。记者采访时,孟女士本人也笑着回忆道:“那时因为我的脾气,我姆妈总是喊我‘黄檀树根养媳妇精’呢。” 春草的抗议奏效了,她也背上了书包,并且在同龄人中成绩出类拔萃,还得到了一张“第一名”的奖状。孟女士专门从她的百宝箱里拿出并给我们展示了这张二十多年前的微微泛黄的奖状,可见她对此的珍视。虽然因为春草母亲的身体原因,春草总共只上了三个半月的学,但是这却在她心中埋下了对知识和上学的炽热的渴望和憧憬。

外出打工:激荡的十年

1986年,也就是十年前,抱着摆脱贫困的愿望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生来第一次闯出家门的勇气,春草随丈夫何水远踏上了开往陕西的火车。他们在那里的一个小城里以做丝绸生意扎下了脚跟。二人从商场的铺面做起,渐渐发展起来开了一家小门面。据孟女士回忆,那时夫妇二人过得可气派了,从庄稼户变成了小老板,也成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第一批“万元户”。可是好景不长,正当春草回老家生孩子时,她得知了丈夫在外上当受骗后出逃,并欠下了好几万的债务一事。春草并没有被困难打倒,她孤身一人去陕西携子寻夫,之后回到海州城,从挑担叫卖做起,最后与丈夫成功相遇一起开了桂花东街那家人尽皆知的“春草炒货”。在这期间,春草还为母亲支付了一大笔手术费,虽然身为女子却是她兄弟中出力最大的。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春草一家因为股市投资又一次陷入经济危机,丈夫也又一次出门打工。春草不得不关掉炒货店,拖着两个孩子给单位做起了清洁工,随后又转行做起了一直做到现在的家政工作。虽然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春草却没有一丝怨言,脸上一直带着微笑。当记者问起孟女士为何能抱着如此乐观的态度生活并勤奋工作时,她回答:“都是为了孩子。”

下一代的求学路:孩子上学问题[1]

(主持人:)现在我们来听听孟女士自己是如何看待下一代的求学之路的吧。

孟:  我不能垮呀,我得努力赚钱才能供我那两个小伢儿读书。我小时候没能读上书,我再怎么样也得让我的孩子们好好读,一直读下去,考上大学!

记者:原来如此。您是因为自己小学肄业才有让孩子们受教育的信念。孩子们入学的过程都还顺利吗?

孟:  多亏老天保佑,都还顺利。我之前给校长家…不说这个,他们进的是新光路小学,学校可气派了!我之前去他们那个什么仪式,还有大同学领着我家孩子进校门呢!我现在每天最享受的就是万万元元(注:两个双胞胎的名字)给我念书听。

记者:这样,真的很不错啊。您觉得外地户口的民工子女上学有什么特别的困难吗?

孟:  对,我觉得有。像我们这种家庭的小孩上学要多交一笔异地就读的增收费,金额可不小…不管怎么说,说是学费,可是一项一项的课本费、班费、体检费加起来就像山一样老高了…但是好在我在学校做临时工,孩子的代管班费可以免掉。

记者:确实听起来不容易啊。凭您现在的收入,能负担得了吗?孩子父亲不在还是会有困难吧?

孟:  孩子他爸出去打工了,路费贵也就不常回来。我一个人现在做两份家政,还给公司做夜餐,偶尔也打打杂,还算应付得来。现在想来,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拼过来的。我心想只要我这双手还灵便,这双腿还利索,总会有办法的。

记者:我明白了。您今后对孩子们有什么打算吗?

孟:  有,有!我要他们好好读书,留在城里,做城里人,一定要。

记者:为什么呢?

孟:  有时候我看着我的孩子,也不由得看到我自己的过去。我这一生就是因为没能有读书的机会,现在不识字,跟不上城里的节奏,只能做这种体力活的行业。我听人说过,知识改变命运,我一定要我的两个伢儿有知识,这样他们才能做更好的工作,生活得更舒服。他们要留在城里,农村里没有什么机会,在城里做得好了就能坐在家里也有人来送钞票…我没能上到的学,过上的生活,我一定要我的孩子们上到,过好…每次一想到这个,我心里就充满了干劲,我就更努力地做。

(主持人:)非常感谢孟女士的分享。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乡边界的模糊化,农民工及其子女受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相信这个制度的完善还需要时间和我们共同的努力,让我们今后也继续关注这一话题。

总字数:2231

 

 

 

[1] 本段形式特殊,为访谈内容的直接摘要。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Fall 2023. Bookmark the perma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