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从以农村为主、半封闭自给自足的社会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变。计划经济体制被特色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迅速替代。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大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也不断扩大。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非农业产业,为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尽管这些农民工为经济和社会做出了显著的贡献,但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状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依然遭受着许多不公平待遇和歧视。在小说中,春草和何水远就是这一类的农民工的代表人物。他们从农村乘坐火车来到陕北卖被面,却遭遇了许多不顺和挫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农村地理条件限制迫使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就业风险。同时,司法保障体系不完善也导致农民工的生活境况非常困难。社会对金钱的崇拜也使进城务工的人员更倾向于追求经济利益,难以积极参与改善社会不平等等事业。
1984年的改革初期,国家放松了农民进城的限制,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中国式的城市化道路” 转换成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务商的城市化进程道路。而这一加速也导致了很多现实问题。由于农村小农经济作坊受到城市工厂的冲击,再加上原本经济发展滞后和市场限制,大多数年轻人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谋生,只能被迫外出打工。同时,由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尴尬,城市中的农民工常常无法获得稳定的职业,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高风险的产业。而且,许多企业往往将农民工视为“临时雇佣工”,而不是长期的合法工作人员。在Wenran Jiang在她 Confronting Discrimination and Inequality in China一书中写到,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move across several administrative areas in a given period searching for suitable jobs, thus depriving them of the chance to enter into long-term local residential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many workers do not actively ensure that they are registered in the local system.” (Jiang 2009)进城务工人员因为不能进入城市就业系统,只能被迫从事短期高风险行业, 农民工处在进退两难的窘迫处境里。这种困境也在《春草》这一小说中体现。春草嫁给何水远后新生活的表现形式和以前并没有差别,依然是一年到头像母亲那样围着锅炉,稻草和竹篮。她没日没夜拼了命的做,却“一个竹篮还是只能卖三毛钱,加来加去也难拼成一张大团结,更不要说发财了。” 而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也烧没了春草大半年的心血和希望,迫使夫妻两另寻生存他计进城寻找谋生机会。春草的不幸是万里挑一的不幸,却也是千万其他农村家庭处境的写照。以往春草通过养蘑菇,养蚕养丝等小农手工业发家致富的方式已经不适合时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所以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对春草是偶然事件,却也是必然。市场化的浪潮席卷农村,导致大多数家庭难以维持家庭支出,尽管在城市面临更大的挑战,但进城已经成为他们唯一的出路。火车上春草和何水远紧张兴奋又胆怯的心理是许多第一次进城农民的心理写照。初次进城的他们晕头转向,不知道何去何从,也听不懂外面的方言。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却也因为缺乏教育和见识有着天真的幻想,全然不知等待他们是怎样的复杂混乱的社会。
除了面临农村有限的生存空间和城市高风险的就业问题,不完善的社会司法体制也使农民工生活处境窘迫。人类学家Gaetano指出,“the term ‘migrant worker’ implies a distinction in kind: ‘to work’(dagong) connotes casual, manual labor that is distinct from the legitimate ‘work’(gongzuo) of the urban proletariat (gongren).” (Gaetano 2015)工人在外受到的待遇和本土城市人口受到的待遇有着极大的差距。同时,研究者Jiang也提出,“To settle down in cities, migrant workers have to pay various required fees accompanying necessary certificates, such as temporary residency, work permits, health checks, etc.”(Jiang 2009) 而城市里的居住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往往伴随着复杂并且腐败的流程。春草和何水远第一次在街上尝试卖被面时被“几个戴着大盖帽的人” 被随意没收抢走体现了八十年代政府机关部门的随意作为。他们以“例行公事”的理由将属于农民工的东西肆意抢走充公,用恶劣的态度与行为去对待初次来到城市的农民,压榨他们对于制度的无知。司法制度的不完善和不透明公开的执法行为都是影响农民进城发展的阻碍。因为缺乏可靠的制度和经济保障,农民工来到城市的第一投靠途径,便成了自己家的亲戚。“何水远一路安慰春草说他们只要找到表舅就好办了,表舅同他母亲是同一个爷爷,算近亲。” 表现了何水远深根蒂固的亲戚思想。在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关系网络下,亲戚关系是一种家族连结的象征。在市场经济下,亲戚由血缘连结自然而然的延伸至经济连结,成为了一方可以依赖于另一方的理由。但是这种“投靠” 往往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稳定性与关系问题。何水远与春草在表舅家寄人篱下需要去忍受表舅娘刻薄和时刻嫌弃的眼神,而两人夫妻的身份也注定他们不能在亲戚家多多久留。中国的亲戚关系是一种纽带,却也是一种束缚。离开了亲戚家的他们也只能在三元一天的简陋棚子里过夜,忍受着风吹雨打和艰苦的生活环境。身无分文离开了农村的打工人在城市需要更加精打细算和拮据过日子,生活条件可能比农村还要艰辛。
尽管条件艰苦,春草却并没有对自己的生活充满抱怨,反而总是笑眼盈盈,对未来充满了抱负与期望。在角落柜台卖被面的时候“春草不但把她那些美丽的被面展示了出来,同时还展示出她的热情和笑容,展示出她心疼人的魅力” 尽管每天都累到不行,她还是非常认真专注的干活挣钱。她的这一些举动都体现了春草对于金钱爱好与美好未来憧憬。“钱”对春草来是一种离开她从小受到嫌弃的生活环境的渠道,也是她去实现自己梦想与愿望的途径。所以对春草来说,钱是如生命重要的。春草在劳累时往往安慰自己“我们再过一年,就能做万元户了!” 。对于其他进城的农民工来说,钱也有着类似的心理慰藉作用。在社会市场经济金钱至上的宏观叙事下,人人都对金钱和地位有着至高无上的崇拜与追求。而这种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往往冲淡了他们对于自身遭受不公平的感知,麻痹了他们质询社会问题的能力,也造成了他们对不公现象的不清晰认知与假性积极的社会态度。一篇调查农民工社会幸福感的文章提出,在民主意识方面,和城市工人相比,农民工表现出较低的社会参与性,较高的权威服从。对“民主就是政府为人民做主”、“国家大事有政府来管,老百姓不必过多考虑”等判断,农民工赞同的比例都高于城市工人。” 时代对于金钱的崇拜盛行下,农民工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琢磨如何发家致富实现阶级跨越,被迫服从现有社会与经济制度的不公平待遇。
农民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诸多挑战。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不完善导致他们生活处境困难。同时,时代强调经济发展和物质宏观叙事使他们忙于挣钱,无法投入到改善社会问题的行动里,导致问题的反复循环加重。在城市人民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的今日,政府,社会和司法系统都应该更加关注于农民工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实现社会的更大公平和发展。
- 裘山山. 春草[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李培林.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J].社会学研究, 2007.
- Mendes, Erroi P., and Sakunthala Srighanthan, editors. Confronting Discrimination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Chinese and Canadian Perspectives. ,2009.
- Gaetano, Arianne M. “Rural Women and Migration under Market Socialism.” Out to Work: Migration, Gender, and the Changing Lives of Rural 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 2015, 14–27.